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藝術展覽精華版─藝周刊













莫內花園

我最完美的傑作就是我的花園




   展期 2011/03/05 -2011/06/06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克勞德-莫內的一直扮演著始印象派崛起的推手,他到處旅行寫生,依不同季節、氣候光影變化作畫。莫內擅長捕捉大自然光影生動繽紛的變化,對後世繪畫史上 發展光引表現技法影響深遠。





創作後期,他搬到巴黎近郊吉維尼,在自家庭院蓋了一個小花園,小橋、垂柳、池塘和睡蓮數朵。
  本次展覽以莫內在他的私人花園所創作的花卉及自然風景為主,以及追尋天光雲影、林海風跡等作品。



河岸風光─對河流的眷念
其中年代最早的作品《在阿讓特港附近散步》,
莫內以妻子與長子及友人在巴黎阿讓特港邊散步情景為題。
白楊樹系列作品《艾普特河岸的白楊樹》



池塘一隅─藝術家實踐其美學理想
描繪莫內在吉維尼花園中栽種的各色植物與園內景觀,包括 紫藤、鐵線蓮、鳶尾花、垂柳、玫瑰花、莊宅、日本橋等,從解釋眼中所見轉為透過筆下畫作來表達完全屬於自我的感受與認同,以及視力衰退、反應在畫布上的目光幻覺。





水景系列─睡蓮與池塘
在花卉爭豔之中莫內透過創作強調花草色彩 調性在自然中的可能性,隨著陽光照射在不同花叢樹 草上,
產生多變的陰影或色彩反差對比效果,是他對自然風景與花卉的熱情實踐。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台灣最大規模的畢卡索畫展 ~ 畢卡索和他的七個女人


                                                         
             展覽日期:2011618日至918
     
         展覽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






巴布羅畢卡索(PICASSO)西元1881年-1973年
  和我一樣是天蠍座的巴布羅魯伊茲畢卡索是二十世紀最負盛名的藝術家, 於一八八一年誕生在西班牙南部的一個小鎮。畢卡索的父親是畫家亦是鎮上美術館的館長並兼任美術教師,從七歲起就開始作畫了。
  畢卡索運用各種不同的素材來創作了多種不同的畫風(油畫還有雕塑、版畫以及陶器),開創現代藝術。






  

我在小時候就畫的像大師拉裴爾一樣,但是我卻花了一生時間學習小孩子做畫。





  藉由不同時期畫作,表達出他對「人物」及「情感」的看法,畫出他生命中的7個女人、對眾子女的關愛呵護、與父親親密又疏離的微妙關係。

  一覽畢卡索畫中的妻子情人,我發現隨著年齡增長,他的對象永遠保持20~30的年齡層,除了第一個情人和他同齡外,他的第一任妻子就小了他十歲,紀載上的最後一位情人甚至不比他的兒女年長。彷彿每個藝術家的熱情都是無法在一個女人和她短小的篇幅裡完全燃燒的。










藍色時期(一九O 一到一九
詩人阿波里那爾:被淚水沾濕的藝術、陰鬱谷底的藍色

  每個畫家都有潦倒的時候畫賣不出去,一九一年秋末,畢卡索的畫無處可銷售,生活情況淒涼,他回到故鄉西斑牙,留在西斑牙一直到一九四年。那段時期他埋頭作畫,描寫悲慘的人生,如衣衫襤褸的乞丐、垂頭畏縮的瘋人、眼神呆滯的盲者、前途茫茫的孤獨男女等。絕望無助而互相依偎,分享寒傖的一餐的落魄景象。濃烈的藍就是最悲傷的意象。


 

粉紅色時期(一九一九六)

  一九0 四年四月畢卡索到巴黎定居,在此他結交了不少新朋友,作品立即有了明顯的轉變,幽暗的畫面剎然明亮,鬱悶的藍色也隨之轉為柔和的玫瑰色,已無被遺棄的絕望。





分析的立體主義時期(一九九年到一九一二)

  不想和同時期的畫友走同樣的路,畢卡索希望獨自創造新的世界。一九七年的塞尚回顧展的五十六幅,讓畢卡索深受感動。
  畢卡索把形態看得比色彩重要,他最關心的是造形問題而不是顏色。畢卡索每次著迷一個新鮮事物,都能賦予一個新的解釋難以辨識的形狀。「亞維儂的少女們」就是從彫刻中得到靈感的。

他將形的分解及其有秩序的再組合,即使正面的人,也非要明確畫出鼻子的高度;背面的人也要看到他的臉;側面人臉仍出現兩隻眼睛和兩個鼻孔。這是畢卡索獨創的立體主義基本認識。





終其一生,他總是嘗試著新的和不同的事物
繪畫風格比起其它的藝術家來說有更多的改變。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生日快樂 Celebration by Marc Chagall

超越地心引力的感動─第一次見到如此歌頌生命的藝術家





















 




如果我不識猶太人,我將不會成為一個藝術家,或可能成為一個截然不同的藝術家。
    
  藝術在馬克‧夏卡爾的家族中無足輕重,但家族的生活、舉止卻深深地影響了他的藝術,他的宗教禁止創造偶像,更正統的猶太觀念甚至不可描繪任何活生生的人或物。



  故鄉與戀人
   生於維台普斯克的夏卡爾曾如迫切需要水分的芽,來到巴黎追尋藝術;革命時期放棄祖國、為藝術流亡,他的心願只是畫自己的畫;二次大戰再度流亡,待在美國七年後仍選擇回到法國。








                                                     



 花束與戀人
  這個主題的靈感來自他人生中的三位伴侶,在他的許多作品中都能見到這個延續不斷的主題。









生日
  單身的最後一個生日,夏卡爾收到了未婚妻蓓拉的花束,使高興的他不得不揮筆紀錄他的驚喜和感動。




  


  一般人對花的印象可能是外表美麗、生命短暫、虛幻無常;對我來說,花代表事情的結果,一番努力後看到圓滿結果,就像看到親手栽植的花終於綻放一樣喜悅滿足;因為蓓拉的關係,花成了一種能發出幸福光輝的生命。

















 畫家與動物
  巨大的公雞、飛躍的牛羊、獻花的藍色驢子等各式比例
失序、不合邏輯的動物是夏卡爾畫中明顯的元素,這些動物的表現可能源自於他的家族信仰─猶太教「哈西德教派」的神祕主義。










音樂與戲劇
  傳統猶太生活中,音樂是不會缺席任何婚喪喜慶的。 與猶太人飄泊命運相關的小提琴在他的畫作中經常出現。
  夏卡爾喜愛音樂,自幼展現多方面才華、豐富的想像,整個世界便是他的舞台。 看著在音樂中微笑的人們,或許能撫慰他的鄉愁。












in my paintings
I hid my love
I inhabit my life like the trees the forest

in my paintings
I painted my love
the angels see it
As well as the brides who did not go to the wedding canopy

The perfume of a flower
light the candles
in blue rises
the day of my birth

                                 ─ 1975   by Marc Chagall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印象畢沙羅

 我不單單只是描繪自然而是研究自然─  卡密爾‧畢沙羅


印象畢沙羅:英國牛津大學美術館珍藏展

展 期:2008/05/30 ~ 2008/08/17

Family and Friends











  

   卡密爾•畢沙羅(1830~1903)是法國印象派創始者也是最忠實的代表畫家。
   畢沙羅的畫乍看之下非常平凡,沒有強烈的情感,也沒有原始生命的感動,寧靜的畫面中寫著特殊的風格。













  厄哈格尼,我窗外的景緻是他經典的名作之一,這幅畫以點描法繪出,點描法又稱「分色點彩法」,能製造畫面抖動效果,這種活潑的筆法較「浪漫」「華麗」來的耀眼






























 雨天的杜樂麗花園人們手上拿的雨傘和濕路上匆匆行走的人們道影清楚的說明當時大雨寒風下的陰鬱天氣,天空閃耀著銀灰色,呈現巴黎煙雨朦朧的氛圍,捕捉城市雨景的節奏






















  1890,畢沙羅畫了一系列城市景觀共14,以不同的時間.季節天氣表現,十分細緻的描繪出其變化,1886,畢沙羅移遷到另一個鄉村地方-蓬圖瓦茲,這是他第一次長時間在同地方繪畫經驗







他的作品中「搭豌豆棚架的農婦們」以扇型呈現,是我最喜歡的一幅,畫中農婦被暖光包圍,姿態優雅宛若隨風起舞,充滿節奏感,這幅畫最後送給他的長子路西安當新年禮物









     長子路西安˙畢沙羅27歲時移居英國,他除了是優秀的藝術家.還是著名的插畫家.印刷家和設計師
   
     在英國,他多以自己的房子和花園周圍的景觀為繪畫題材,庭園門口,艾平」是以柵當構圖中心的一幅畫,陽光從外面打入庭園,彷彿一種邀約



   菲力克斯˙畢沙羅是卡密爾的第三個兒子,為八個子女中最具天賦也是卡密爾最鍾愛的一個




   他的畫「散步的女人與狗」讓我想起電影「清秀佳人」中林蔭道,聽到了嗎?微風和樹葉擦身而過的聲音








清秀佳人」中林蔭道













1830年-畢沙羅出生在聖湯馬斯,是法國殖民時期英屬維京群島上的一個小鎮。

1850年代-搬回法國巴黎,並開始學畫。畫風受柯洛Corot, Jean Baptiste Camille的影響很 
                深。1859年他的畫第一次參加薩龍展。

1860年代-作品在沙龍展中落選,因此也參加了沙龍落選畫展。

1870年代-結婚生子之後,因戰爭的關係,曾避往倫敦,有許多畫作損毀。

1880年代-開始有點描派畫風的作品出現。但最後並沒有完全的採用點描派風格。

1890年代-在美國舉辦了第一次個展。

1903年-死於法國巴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7%B1%B3%E8%80%B6%C2%B7%E7%95%A2%E6%B2%99%E7%BE%85